占领矿点的核心在于合理规划计划圈、优化舰队配置以及掌握采矿平台的建造技巧。计划圈是资源开采的基础,需确保其覆盖高等级矿点且避免重叠浪费。采矿平台的选址应优先考虑资源密集区域,中级和高级平台能显著提升效率,尤其是高级平台可直接接收资源,减少运输时间成本。工程舰的编组需搭配仓储型舰船如AC721,以增加单次运输量,同时优先升级采矿速度与仓储技术点。
资源点的占领需遵循金属优先、晶体次之、重氢补充的原则,初期至少保证各类型资源的均衡采集。前哨站的建造是基地搬迁和资源对接的关键,选址时应通过战略地图的经济模式识别富矿区,颜色明亮的区域代表高等级资源。对接矿点时需注意前哨站等级限制,5级前哨站可解锁全部矿点对接权限。采矿过程中需实时监控舰队状态,及时撤回受损舰船维修,避免因战力不足导致资源点失守。
舰队驻守是防御资源点的有效手段,建议在远离基地的矿区布置战斗舰队,选择自动交战模式而非封锁指令,后者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损耗。工程舰的升级路径应侧重采矿效率,大型工程舰虽初始成本高,但长期收益远超中小型舰船。采矿平台的进阶使用技巧包括分批次派遣工程舰、避免堵船,以及利用计划圈预部署策略缩短曲率航行时间。高级采矿平台的仓库功能可彻底解决运输瓶颈,但需平衡资源消耗与收益。
长期资源管理中,需动态调整采矿策略。随着基地等级提升,应逐步淘汰初级平台,将资源向中级平台集中。矿区安全方面,可通过侦察舰监控敌对势力动向,优先保护高价值矿点。技术值分配上,工程舰的无人机系统强化优先级高于引擎,仓储扩容能显著降低往返频率。最后需注意,采矿效率的提升是系统工程,需同步优化基地产出建筑等级、舰船技术配置及作战舰队的防御部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