舰载机的布设地点选择直接影响战术执行效率与资源采集能力。舰载机主要部署于具备航空母舰或载机巡洋舰功能的舰船,例如太阳鲸航母、新君士坦丁大帝级战巡等。这些舰船需通过蓝图研究解锁对应载机模块,并在船坞中完成载机平台的建造与升级。布设前提是确保母舰已激活载机子系统技术,且技术值分配优先强化载机容量与出击效率。
高价值布设区域集中于星系内资源富集带与战略要冲。小行星稀疏区因地形复杂且大型舰船无法进入,适合搭载防空型护航艇的载机舰展开游击作战;而高能辐射区则需依赖具备能量抗性的载机母舰,利用舰载机远程打击特性规避环境伤害。采矿平台周边需部署反导型舰载机以保护工程船,而前哨站连接点则需配置对舰型舰载机防范敌对势力突袭。需注意舰载机航程受母舰位置限制,布设时应确保母舰处于战场安全距离。
防空型如蜂巢护航艇应覆盖舰队行进路线上的制空盲区;对舰型如林鸮轰炸机需集中部署于敌方战巡或航母行进轴线上;多功能型如BR050标准轰炸机则可灵活调配至资源点与交战区过渡地带。载机舰编组时需平衡指挥值消耗,通常单支舰队配置1-2艘载机舰,载机数量不超过总指挥值的30%,避免影响主力舰作战效能。
战术协同层面,舰载机布设需与舰队行进路线形成联动。曲率航行阶段应将载机舰置于编队后方,抵达目标区域后前移释放舰载机;封锁任务中载机群应与地面舰队形成夹角火力网;攻城作战时优先摧毁敌方防空设施再投放轰炸机群。维修阶段可通过增援功能快速补充舰载机,但需避免在曲速状态操作导致航行模式降级。
后期发展中,舰载机布设需结合星系势力动态调整。三体星系争夺战中,载机舰应优先占据拉格朗日点引力平衡区域;遗迹探索时需配置侦查型舰载机扫描隐藏坐标;贸易护航任务则要混编防空与反导单元应对星际海盗。技术储备方面,定向研究载机冷却缩减与伤害强化技术可显著提升布设效益,但需避免过度投入资源影响主力舰发展节奏。